服务热线
029-87592738
11日,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来自大英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24个国家的40余位国际博物馆馆长或代表,以及国内50余位博物馆馆长或代表,围绕“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的功能与使命”“智慧博物馆的建设”等主题深入研讨,并有望达成成果文件。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丝绸之路”绵亘万里、连接古今,是沟通联结古代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与见证,也是助力当代沿线国家人民民心相通的友好通道。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重要桥梁,在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随着近几十年来文化旅游业的迅猛增长,全球博物馆数量已从1975年的2.2万座增加到今天的5.5万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说,教科文组织鼓励更紧密的博物馆内部及外部伙伴关系,以推动文化间交流、学习和培训,提高公众意识,促进社会融合和文化自信。
刘玉珠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将博物馆事业上升为国家战略,颁布实施博物馆条例等法规和博物馆定级评估、文物登录等近百项行业标准,推进建立博物馆理事会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制定博物馆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深入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和智慧博物馆建设,促进博物馆与旅游、教育、文创、影视等深度融合,拓展文物展示利用空间,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热”“把博物馆记忆带回家”成为中国新的文化时尚。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在文明互鉴交流日益深入,精品展览与日俱增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展览主题单一、单一国家单一文化的展览居多、反映区域文明之间互学互鉴的展览远远不足;比如展品展项同质化严重,难以全面系统地展示各国多元丰富的历史文化;比如精品展多于文化展,展览对于藏品艺术价值挖掘展示充分,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阐释乏力;比如展览安全技术仍需提升,部分展品在运输、展示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研究、探索的问题。
据了解,各国家博物馆将加深探索文物科学发掘、保护和研究联动机制,策划联合考古,尤其是专项文物保护技术的交流互鉴,加强文物的科学性发掘和预防性保护,联合打击文物走私和非法贩卖,共同保护全人类共有共享的文化遗产,开展数字化领域的合作,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智慧博物馆建设,共同策划联合办展和国际巡展,让多元文明成果惠及世界人民。
(编辑:单鸣)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珏
0
11月5日凌晨,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当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发出讣告。欧阳中石的告别仪式将于11月11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2003年创办的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简称北京双年展),由国务院批准立项,国家财政拨款,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是经中央批复同意保留举办,具备独特办展模式的国际学术展会活动。北京双年展自2003年举办首届以来,已经相继成功举办了八届,短短十余年间参展国家从45个增至113个,参展艺术家累计近5000人,观众累计超百万。北京双年展作为当代国际文化交流的艺术平台,采用中国策划委员会团队与国际策展人结合的策展方式,坚持构建富有特色的国际性展示平台的策划理念,被誉为“世界最...
迈入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在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上聚焦聚力。我们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使中国美术新的创造通过美术评论和理论研究产生更大的社会文化意义。...
“全球少年书画艺术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精心打造的文化品牌和公益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选手覆盖海内外2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大会由中国侨联、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指导,中国教育学会学术支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全国教育书画协会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书画频道、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少年分会承办。...
五年一次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国家级权威性、综合性美术大展。今天上午,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展开幕式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颁奖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包括本届中国美术奖金、银、铜奖在内573件作品集中在中国美术馆亮相。...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做好美育工作,发现和培育优秀的小艺术家,提升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少儿美术作品展”将于2020年9月在北京举办。...